醫(yī)院新聞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2-01
哪有什么歲月靜好,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。湖北疫情告急,全國各省市紛紛馳援,我省也緊急派出醫(yī)療隊支援武漢。醫(yī)療隊員們來自各地不同醫(yī)院、不同科室和崗位,他們也為人夫,為**,為人父,為人母,為人子(女),面對兇猛疫情,不害怕是假的,但是一聲“我們不上,誰上?”顯示了出征醫(yī)療隊隊員的決心和勇氣。
“無情未必真豪杰,憐子如何不丈夫”,拖著高強度、高風險工作后的疲憊身體,他們寫下一篇篇日記,記錄下自己在一線的所見所感,記錄下對家里親人的牽掛。壯哉,馳援勇士!讓我們的“援鄂醫(yī)療隊員的日記”專欄記錄下他們的柔情與奉獻,以此表達我們最誠摯的敬意!
1月31日,是江西援助湖北醫(yī)療隊到達武漢的第五天,我們聚焦一位女護士,她叫趙琳,是江西援助湖北醫(yī)療隊的護理組長,也是重癥護理的一位“老兵”。全面對接武漢第五醫(yī)院重癥病區(qū)后,江西醫(yī)療隊組建了一支由48名隊員組成的重癥護理隊,趙琳擔任護士長。31日凌晨零點多,下班后的趙琳顧不得一天的疲憊,記錄下了近兩天的一線故事。
對不起,親人,讓你們擔心了!
對兒子,趙琳寫道:“每天進入病房后,我們與外界就是‘失聯’狀態(tài);我知道家人、朋友、同事每天都在等著我報平安,你們給我發(fā)的微信,我都看到了,可是抱歉,真的沒有時間一一回復;只是兒子,媽媽不知道你會給我寫信,你說你每天看著疫情新聞總是提心吊膽,為我捏把汗,兒啊,媽媽又怎會舍得你,放心,媽媽一切都好!”
當初說要去武漢醫(yī)療援助的時候,家里所有人都沉默了,公公在趙琳走的時候說了一句話:“于私的話,我們舍不得你走,我們太擔心你;于公的話,我們沒辦法攔你,我也是老共產黨員?!睘榇粟w琳寫道:“對不起,當初是我主動請纓支援武漢,申請批下來了,要出發(fā)了,我才跟你們說。兒子正讀高三,欣慰的是他已經收到天津大學的預錄取通知,兒子,媽媽為你驕傲!還記得臨出發(fā)前,你叫我給你炒了盤年糕,現在你居然說,等我回來,要做給我吃,哈哈,老媽等著!”
我們都是“過命”的兄弟
趙琳說,她熱愛自己的工作,更熱愛支援武漢醫(yī)療隊的這138人的大家庭,包括48位重癥護理隊的“天使們”。大家分別來自省內各大醫(yī)院,從一開始的素未謀面,到現在的齊心戰(zhàn)斗,大家的心已經緊緊地擰在了一起。
趙琳介紹,她們護理的都是重癥病人,基本上都是插管上呼吸機的,被傳染的風險非常大,誰會不害怕?“但是作為重癥病人最后的生命堡壘,我們不上,誰上?”
現在,江西醫(yī)療隊重癥護理隊48人分成了6個小組,每個組4小時輪一次班,工作強度不言而喻。工作之余每每有一點小驚喜——比如突然出現的辣醬,都會讓隊員心滿意足?!拔覀儠磿r吃飯,照顧好自己,因為我們不能倒下!”趙琳說。
現在,在武漢,醫(yī)療隊隊員們相互照顧、相互提醒,做好彼此之間的防護,每天都有人督促大家應該怎么做。“我們現在是138條醫(yī)療援助武漢的好漢,大家都是‘過命’的兄弟!”趙琳如此寫道。